人工智能教育走进高原,粤藏师生同上一堂AI课
4月14日,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以下简称广州97中)的师生代表来到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与波密县中学的师生一起上了一堂生动的“AI教育交流课”。粤藏师生共同学习、交流如何借助AI工具做微信小程序,开展了一场跨区域的“人工智能赋能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高原医学中心主任罗凤鸣教授通过视频连线,点评、指导高中生的微信小程序作品。
活动现场,广州市的叶玉茵老师、波密县的周万年老师分别带领学生,展示他们的小程序作品。广州市的钟泰霖老师主讲“小程序教育平台操作基础课”,为两地师生讲解小程序教育平台的基本操作,帮助学生们学习如何借助AI工具制作微信小程序作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高原医学中心主任罗凤鸣教授通过视频连线,对广州97中同学们做的“高原反应风险预测”小程序作出专业点评。罗凤鸣说:“同学们开发的小程序对于前往高原旅游、工作的人群非常有实用价值。要为同学们紧跟前沿科技、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点赞。”
广州97中学学生(左)与西藏波密中学学生(右)交流使用小程序教育平台的经验。
此前,两地师生开展过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交流。广州97中的学生作品重点聚焦数学建模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的使用,波密县中学的学生作品着重展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下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成果。
作为广州市的试点学校,广州97中早在2019年就在初中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2023年开始在高中开展依托人工智能和微信小程序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在2024年的高一年级开设微信小程序班。4月12日至15日,在广州援藏工作组和海珠区教育局的支持下,这个小程序班的师生在西藏波密开展主题式“春假”研学活动。
同学们写给钟南山院士的信
钟南山院士的回信
记者了解到,这群高中生为优化小程序的体验和功能,还联合广州技师学院西藏波密班的同学们一起给钟南山院士写信求助。4月7日,钟南山院士亲笔给广州97中、广州技师学院西藏波密班的同学回信,鼓励大家:“真正的科学精神不在于分数高低,而是敢于挑战和勇于创新。”
西藏波密中学学生(左)与广州97中学学生(右)交换礼物。
广州市教育援藏干部告诉记者:“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州市对口支援西藏波密县20周年。此次活动让广州与西藏波密的师生同上一堂AI课,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粤藏样本’,也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创新实践。”两地师生以“走进高原”项目为载体,联合开展红色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研学实践中推动大学、高中、初中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在交流交往中促进民族团结。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傅强 尕玛多吉)